首页 > 中医频道 > 中药材库 > 鳄虎鱼
鳄虎鱼

鳄虎鱼

别名:鲨、蛇(《尔雅》),吹沙(《临海异物志》),沙沟鱼、沙?、叼
《纲目》:"暖中益气。" 姚可成《食物本草》:"食之主壮阳道,健筋骨,行血 脉,消谷、肉。" 《医林纂要》:"利小水,通淋。"
【别名】

鲨、蛇(《尔雅》),吹沙(《临海异物志》),沙沟鱼、沙?、叼

【来源】

为鳄虎鱼科动物刺鳄虎鱼的肉。

【形态】

刺鳄虎鱼 体长,前部略呈圆柱形,后部侧扁。体长约10余厘米;头部大而长,头高稍 低于体高。吻长,前端钝圆,正中有一隆突。眼中等大,呈背侧位。眼间隔窄,稍凹。口大,略成 斜形。下颌稍短,上颌后端终止于眼前缘的下方或稍后。唇厚。舌宽,前端呈截形。齿尖锐,呈锥 形,上、下颌均排列成狭带状。鳃孔略向前下方延伸至胸鳍基底下方;峡部颇宽。鳃耙短,甚粗。 体大部分被栉鳞,项及胸部被小圆鳞,头部除后头、颊上部及鳃盖上部被小圆鳞外,其他部分均无 鳞。体侧鳞纵列鳞46~50,横列鳞约17。背鳍2,Ⅷ,14;第1背鳍较低,鳍棘细弱,平放时,不达 第2背鳍起点。第2背鳍较高,平放时,后部鳍条常可达尾鳍基部的副鳍条。臀鳍12~13,起于第2背 鳍第4鳍条的下方,约与第1背鳍等高。胸鳍尖圆19~21,约与腹鳍等长。腹鳍Ⅰ15。尾鳍后缘呈尖 圆形。体上部灰褐色,下部较淡。体侧有不明显的暗斑5~6个。吻部色较深,颊部有暗色条纹。背 鳍有排列成3~5斜纵行的暗色斑点;尾鳍有波状横纹7~10条。 栖于沿海及河流中。多居于水的下 层。以小虾、小鱼等为食。分布我国沿海各地,以南部尤多。

【性味归经】

甘咸,平。 《纲目》:"甘,平,无毒。" 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温,无毒。 " 《医林纂要》:"甘咸,平。入脾、胃。"

【功能主治】

《纲目》:"暖中益气。" 姚可成《食物本草》:"食之主壮阳道,健筋骨,行血 脉,消谷、肉。" 《医林纂要》:"利小水,通淋。"

【使用注意】

姚可成《食物本草》:"多食生痰助火。"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