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频道 > 中药材库 > 草豆蔻
草豆蔻

草豆蔻

别名:豆蔻、草蔻、草蔻仁、草果
燥湿健脾、温胃止呕。属化湿药。
【别名】

豆蔻、草蔻、草蔻仁、草果。

【英文名】

Alpiniae Katsumadai Semen

【来源】

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的成熟种子。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叶2列;叶片狭椭圆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有缘毛,上面光滑或微被毛,下面被疏毛;叶柄短;叶鞘膜质,抱茎;叶舌广卵形,革质。总状花序顶生,直立,花序轴密被黄色粗柔毛;花梗被柔毛;小苞片阔椭圆形,白色,先端钝圆,有l短尖,外面密生粗毛,基部联合呈闭合状,紧抱花蕾;花萼钟状,白色,先端有不等大的3钝齿;花冠上部3裂,中裂片较大,长圆形,两侧裂片椭圆形,中下部与唇瓣背部联合,唇瓣阔卵形,白色,先端浅裂,边缘具缺刻,前部具红色或红黑色条状纹理,后部具淡紫红色斑点;侧生退化雄蕊披针形或不存在,可育雄蕊l枚,花药椭圆形;子房下位,密被淡黄色绢毛。蒴果近圆球形,外被粗毛,萼宿存,熟时黄绿色。种子卵状多角形,表面灰棕色,被有灰白色假种皮。花期4~6月,果期5~8月。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黄酮类和皂苷等成分。挥发油中含桉油精、a-蛇麻烯(a-humulene) 、反-麝子油醇(trans-farnesol)等,并含豆蔻素(cardamomin)、乔松素、桤木酮、山姜素(alpinetin)和、5,6-去氢卡瓦胡椒素等成分。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摘近成熟果实,晒至九成干或用水略烫晒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

【产地】

生于沟谷、河边以及林缘阴湿处或草丛中。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状鉴别】

类球形。表面灰褐色,中间有黄白色的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数,粘连紧密,种子团略光滑。种子为卵圆状多面体,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种背一端有种脐。质硬,将种子沿种背纵剖两瓣,纵断面观呈斜心形,种皮沿种脊向内伸入部分约占整个表面积的1/2;胚乳灰白色。气香,味辛、微苦。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

燥湿健脾、温胃止呕。属化湿药。

【临床应用】

用量3~6克,煎服。用治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

【药理研究】

10%浸出液可使胃蛋白酶的活力显著升高。草豆蔻还可与花椒、八角和肉桂等药材配合使用作为食品调味剂,可去除鱼、肉等食品的异味。

【使用注意】

不宜久煎。阴虚血少,津液不足者禁服,无寒湿者慎服。

【相关方剂】

①治小儿霍乱吐泻:草豆蔻、槟榔、甘草等分。上为末。姜煎3克,空心服。(《普济方》)②治心腹胀满,短气:草豆蔻30克,去皮为末。以木瓜、生姜汤下1.5克。(《千金要方》)③治大肠虚冷腹痛,不思饮食:草豆蔻45克,白术、高良姜各0.9克,陈橘皮、厚朴各0.3克。上为细末;每服6克,水一中盏煎至七分,空心食前和滓温服。(《鸡峰普济方》草豆蔻散)④治虚寒泄泻,腹痛无度:厚朴(姜制)60克,肉果(面煨)十枚,草豆蔻(煨)十枚。上为末,每服6克,水煎服。(《赤水玄珠》草果散)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