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频道 > 中药材库 > 草石蚕
草石蚕

草石蚕

别名:石蚕(《本草图经》),石奇蛇(《生草药性备要》),石祁蛇(《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治风湿痹痛,湿热黄疸,咳嗽,哮喘,肺痈,乳痈,牙龈肿痛 ,白喉,淋病,带下,蛇伤。 《本草拾遗》:"根:浸酒除风破血;主溪毒,煮食之。" 《本草 图经》:"根:主走注风,散血止痛,其节亦堪单用,捣筛取末,酒温服之。" 《生草药性备要》:" 根茎:祛风去湿。浸酒?筋骨。" 《岭南采药录》:"根:煅灰,沸水冲服。治哮喘,气痛,肚痛;为 末治蛇疮。" 《江西民间草药》:"根茎:治妇人黄白带,湿热黄疸,手脚拘挛骨节痛。" 《浙江 民间草药》:"根茎:善治风痹,止吐血。" 《泉州本草》:"全草:
【别名】

石蚕(《本草图经》),石奇蛇(《生草药性备要》),石祁蛇(《

【来源】

为骨碎补科植物圆盖阴石蕨的根茎或全草。

【形态】

圆盖阴石蕨,又名:阴石蕨。 多年生草本,高13~23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白 棕色狭鳞片。叶远生;叶柄长5~7.5厘米,基部有关节;叶片三角形,长8~15厘米,宽7~10厘米 ,3~4次羽状分裂;基部羽片最大,披针状三角形,长5~8厘米,宽5~7厘米,其基部下向的2次小 羽片最大,卵圆披针形,长2~5厘米,宽1~1.5厘米,其余各对2次小羽片矩圆形,基部楔形,羽状 深裂,裂片钝头;叶亚革质,无毛。孢子囊群在叶缘之里;囊群盖圆形,仅基部附着。孢子期5~11 月。 生于溪边岩石上或树上。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 【药材药性】根茎呈长条状,扭曲,有时分枝,长5~25厘米不等,直径约3~9毫米。表面密被膜质鳞片 ,灰白色至灰褐色,散生深棕色须状根,并具少数除去叶柄及须根后的痕迹。质脆,易折断,断面 棕色或绿色,可见点状维管束,排列成一环。气微,味淡。 产浙江、江苏、广东、江西等地。

【化学成分】

全草含黄酮甙、有机酸、氨基酸、酚类、糖类。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采后除去叶及须根,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

甘淡,凉。 《浙江民间草药》:"根茎:性凉,味酸辛。" 《泉州本草》:"根茎:味淡 ,性平,有小毒。" 《闽东本草》:"根茎:性凉,味甘淡,无毒。"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治风湿痹痛,湿热黄疸,咳嗽,哮喘,肺痈,乳痈,牙龈肿痛 ,白喉,淋病,带下,蛇伤。 《本草拾遗》:"根:浸酒除风破血;主溪毒,煮食之。" 《本草 图经》:"根:主走注风,散血止痛,其节亦堪单用,捣筛取末,酒温服之。" 《生草药性备要》:" 根茎:祛风去湿。浸酒?筋骨。" 《岭南采药录》:"根:煅灰,沸水冲服。治哮喘,气痛,肚痛;为 末治蛇疮。" 《江西民间草药》:"根茎:治妇人黄白带,湿热黄疸,手脚拘挛骨节痛。" 《浙江 民间草药》:"根茎:善治风痹,止吐血。" 《泉州本草》:"全草: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

《泉州本草》:"因虚劳引致瘫痪者不可用。" 《闽东本草》:"脏寒者忌用;多服令人 泻。"

【相关方剂】

治中风口眼歪斜、瘫痪及气血虚弱、头痛头眩:阴石蕨干全草为末。每次一钱,泡酒服。 (《泉州本草》) 治风湿性关节酸痛或腰背风湿痛:阴石蕨干全草四两。浸酒一斤,频服。(《泉州 本草》) 治腰肌劳损,关节酸痛:阴石蕨根茎三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扭伤: 阴石蕨鲜根茎去毛,捣烂,敷伤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肺痈:鲜阴石蕨根茎一至二两。 水煎,调冰糖服。 治乳痈:鲜阴石蕨根茎适量,捣烂外敷。 治带状疱疹:鲜阴石蕨根茎,捣烂 绞汁,调雄黄末少许,搽抹患处。(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治风火牙痛,扁桃腺炎:阴石蕨 根三至五钱。水煎服。(《实用中草药》) 治牙龈肿痛:阴石蕨根茎三至五钱(鲜者倍用)。煎汤去 渣,同鸡蛋煮服。(《闽东本草》) 治横痃:鲜阴石蕨根茎同白糟或醋糟共杵烂,敷患处。(《闽东 本草》) 治咯血,荨麻疹:阴石蕨根茎三两。水煎,加白糖适量,早晚空腹服。(《浙江民间常用 草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