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频道 > 中药材库 > 食茱萸
食茱萸

食茱萸

别名:越椒(《广雅》),?子(《本草拾遗》),艾子(《本草图经》)
温中,燥湿,杀虫,止痛。治心腹冷痛,寒饮,泄泻,冷痢,湿痹,赤白带下,齿痛 。 《药性论》:"治冷痹腰脚软弱,通身刺痛,肠风痔疾,杀肠中三虫,去虚冷。" 《千金?食 治》:"止痛下气,除咳逆,去五脏中寒冷,温中,诸冷实不消。" 《唐本草》:"功用与吴茱萸 同,少为劣耳,疗水气用之乃佳。" 《食疗本草》:"主心腹冷气痛,中恶,除饮逆,又齿痛酒煎 含之。" 《本草拾遗》:"治恶血毒,起阳,杀牙齿虫痛。" 《纲目》:"治冷痢带下,暖胃燥 湿。" 《重庆堂随笔》:"少食能疏风秘。"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
【别名】

越椒(《广雅》),?子(《本草拾遗》),艾子(《本草图经》)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果实。

【形态】

樗叶花椒 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干上常有基部为圆环状凸出的锐刺,树皮灰褐色或 灰黑色,幼枝的髓部常中空。单数羽状复叶,长25~60厘米,最长的可达1米,叶柄长6~12厘米, 基部膨大;小叶11~27,对生,纸质或厚纸质,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四形,长8~13厘米,宽2.5~ 4厘米,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圆,略偏斜,边缘具浅圆锯齿,齿缝处有透明腺点,下面灰白色粉霜 状。花单性,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小而多,淡青或白色,有短花梗,基部具尖卵形细小苞片; 花萼5,广卵形,细小;花瓣5,长椭圆形,长约2.5毫米;雄花有雄蕊5枚,花丝线形,花药广椭圆 形,药隔顶端有一透明腺点,退化子房极短小;雌花花柱短,柱头头状,子房略呈球形,由5心皮组 成。蓇葖果由成熟的2~3心皮形成,果瓣的顶端具极短的喙,果皮红色。种子广椭圆形而近似半月形 ,棕黑色,带光泽。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于山坡疏林内或旷地上,以及山麓溪流附近较 为湿润的地方,喜肥厚的土壤,分布我国东南部。 本植物的树皮(樗叶花椒皮)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

【化学成分】

种子和果皮均含异虎耳草素。

【采收加工】

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性味归经】

辛苦,温,有毒。 《千金?食治》:"辛苦,大温,无毒。" 《唐本草》:"辛苦,大 热。" 《纲目》:"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温中,燥湿,杀虫,止痛。治心腹冷痛,寒饮,泄泻,冷痢,湿痹,赤白带下,齿痛 。 《药性论》:"治冷痹腰脚软弱,通身刺痛,肠风痔疾,杀肠中三虫,去虚冷。" 《千金?食 治》:"止痛下气,除咳逆,去五脏中寒冷,温中,诸冷实不消。" 《唐本草》:"功用与吴茱萸 同,少为劣耳,疗水气用之乃佳。" 《食疗本草》:"主心腹冷气痛,中恶,除饮逆,又齿痛酒煎 含之。" 《本草拾遗》:"治恶血毒,起阳,杀牙齿虫痛。" 《纲目》:"治冷痢带下,暖胃燥 湿。" 《重庆堂随笔》:"少食能疏风秘。"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服。 《药性论》:"畏紫石英。" 《本草图经》:"不可多食,多食冲眼 ,兼又脱发。" 《纲目》:"动脾火,病目者忌之。"

【相关方剂】

治脾泻:豆蔻二颗,米醋面调裹之,置灰中煨令黄焦,和面研末,更以炒榄子末一两相 和。又焦炒陈仓米为末,每用二钱煎作饮,调前二物三钱,旦、暮各一服。(《普济方》肉豆蔻方) 治赤白带下:?子、石菖蒲等分。为末。每旦盐酒温服二钱。(《经验方》) 治蛇咬毒:食茱萸 一两。为末。冷水调,分为三服。(《胜金方》) 治中贼风,口偏不语者:食茱萸子一升,豆豉三 升。以好酒五升。和煮四、五沸。冷服半升,日三、四服,得汗便差。 治皮肉痒痛:酒二升,水 五升,食茱萸子半升。煎取三升,去滓。微暖,洗之。 治脚气冲心:食茱萸和生姜煮汁饮之。( 方以下出《食疗本草》) 【名家论述】《本经逢原》:"食茱萸与吴茱萸性味相类,功用仿佛,而《本经》之文,向来错简在 山茱萸条内。详其主心下寒热,即孟诜治心腹冷痛之谓;温中,逐寒湿痹,即中恶,去脏腑冷之谓 ……。虽常食之品,辛香助阳,能辟浊阴之滞。已上主治,岂山茱萸能之乎?其治带下冷痢,暖胃燥 湿,水气浮肿用之,功同吴茱萸而力少逊。"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