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频道 > 中药材库 > 羊骨
羊骨

羊骨

别名:
补肾,强筋骨。治虚劳羸瘦,腰膝无力,筋骨挛痛,白浊,淋痛,久泻,久痢。 《 别录》:"主虚劳,寒中,羸瘦。" 《千金食治》:"头骨:主小儿惊痫。" 《唐本草》:"头骨 :疗风眩,瘦疾。" 《日用本草》:"胫骨:治牙齿疏活、疼痛。" 《饮膳正要》:"尾骨:益 肾明目,补下焦虚冷。" 《纲目》:"脊骨:补肾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胫骨:主脾弱,肾 虚不能摄精,白浊。除湿热,健腰脚,固牙齿,去?蹭,治误吞铜钱。"
【来源】

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骨骼,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化学成分】

因部位、年龄等之不同,骨的化学组成亦有差异。其中变动最大的是水分与脂类。骨 质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物,其中一半以上是磷酸钙。此外,又含少量的碳酸钙、磷酸镁和微量的氟、 氯、钠、钾、铁、铝等。氟含量虽然很少,但它是骨的重要成分。骨的有机物有骨胶原、骨类粘蛋 白、弹性硬蛋白样物质;尚有中性脂肪(量比较多)、磷脂和少量的糖原等。

【性味归经】

甘,温。 《别录》:"热。" 《本草图经》:"温,平。" 《纲目》:"脊骨:甘, 热,无毒。""头骨:甘,平,无毒。" 《医林纂要》:"胫骨:咸,平。"

【功能主治】

补肾,强筋骨。治虚劳羸瘦,腰膝无力,筋骨挛痛,白浊,淋痛,久泻,久痢。 《 别录》:"主虚劳,寒中,羸瘦。" 《千金食治》:"头骨:主小儿惊痫。" 《唐本草》:"头骨 :疗风眩,瘦疾。" 《日用本草》:"胫骨:治牙齿疏活、疼痛。" 《饮膳正要》:"尾骨:益 肾明目,补下焦虚冷。" 《纲目》:"脊骨:补肾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胫骨:主脾弱,肾 虚不能摄精,白浊。除湿热,健腰脚,固牙齿,去?蹭,治误吞铜钱。"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或煅存性入丸、散。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使用注意】

《千金?食治》:"宿有热者不可食。"

【相关方剂】

治虚劳腰膝无力:羊骨一副(全者,槌碎),陈皮二钱(去白),良姜二钱,草果二个,生 姜一两,盐少许。水三斗,慢火熬成汁,滤出澄清,如常作粥,或作羹汤亦可。(《饮膳正要》羊骨 粥) 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嫩者,捶碎,烂煮,和蒜、韭空腹食之,兼饮酒 少许妙。(《食医心镜》) 治虚损羸瘦乏力,益精气:羊连尾脊骨一握,肉苁蓉一两(酒浸一宿), 菟丝子一分(酒浸三日,曝干,别捣末),葱白三茎(去须,切),粳米三合。上锉碎脊骨,水九大盏 ,煎取三盏,去滓,将骨汁入米并苁蓉等煮粥,欲熟,入葱、五味调和,候熟,即入菟丝子末及酒 二合,搅转,空腹食之。(《圣惠方》羊脊骨粥) 治筋骨挛痛:羊胫骨,酒浸服之。(《纲目》) 治思虑伤脾,脾不摄精,遂致白浊:厚朴(去皮,姜汁制,为细末)二两,羊胫(煅,研粉)一两。 上二味,白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用米饮汤送下。(《济生方》羊胫炭丸) 治 膏淋,脐下妨闷,不得快利:羊骨烧灰,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榆白皮汤,调下二钱。(《圣 惠方》) 治小儿洞泄下痢不差,乳食全少:羊胫骨(烧灰)、鹿角(烧灰)各一两。上研为末,炼蜜 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热水化下三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普济方》羊胫灰散,一名 鹿角散)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