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频道 > 中药材库 > 白鹇
白鹇

白鹇

别名:鹎雉(《尔雅》),白鹎、白雉(《尔雅》郭璞注),越禽(《动物
汪颖《食物本草》:"补中解毒。" 《医林纂要》:"补中益肺。"
【别名】

鹎雉(《尔雅》),白鹎、白雉(《尔雅》郭璞注),越禽(《动物

【来源】

为雉科动物白鹇的肉。

【形态】

白鹇 体长约110厘米。头顶具有辉蓝黑色的长冠,头的裸出部分赤红色。嘴短而坚, 浅绿色。虹膜棕褐色。雄者上体与两翼均白色,并满布"V"字状黑纹,在后颈者甚细,在翼上者特别 显著。尾甚长;中央尾羽几纯白,仅于外羽基郎杂以不连续的波状黑纹;外侧尾羽的黑纹遍布于外 羽全部,且于外侧尾羽渐伸于内羽;下体全部呈辉蓝黑色。脚赤红色,4趾,爪短而钝。雌者上体及 翼和尾的表面概呈橄榄棕色,羽干较淡,背羽边缘较浓,枕冠近黑;下体灰褐沾棕;除下腹中央外 ,羽干均白色;自下胸以次,各羽均缀以虫蠹状暗褐色细斑。 多见于山地竹林中。分布广西、广东 。

【性味归经】

《纲目》:"甘,平,无毒。" 《医林纂要》:"甘酸,平。"

【功能主治】

汪颖《食物本草》:"补中解毒。" 《医林纂要》:"补中益肺。"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