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频道 > 中药材库 > 白接骨
白接骨

白接骨

别名:玉龙盘、无骨乞麻、玉梗半枝莲(《百草镜》),玉按骨、血见愁、
止血,去瘀,清热解毒。治吐血,便血,外伤出血,扭伤,疖肿,咽喉肿痛。 《纲 目拾遗》:"根:治吐血,肠红下血,跌打损伤。" 《浙江民间草药》:"去瘀。治破伤风。"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止血。治外伤出血,扭伤,疖肿,下肢溃疡,腹水,肺结 核。" 江西《中草药学》:"止血,接骨。治上消化道出血。"
【别名】

玉龙盘、无骨乞麻、玉梗半枝莲(《百草镜》),玉按骨、血见愁、

【来源】

为爵床科植物小阿西达的根茎或全草。

【形态】

小阿西达 多年生草本,高70厘米。地下茎白色,质脆,带方形,有白色粘液。茎方形 ,具分枝,全体光滑无毛。叶对生,卵形、披针形至椭圆形,长5~10厘米,阔2~4.5厘米,先端渐 尖至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常下延至叶柄,边缘具极不明显的锯齿。总状花序顶生,苞片 披针形;花序主梗及花柄和花均密被绛紫色的圆头长柄腺毛;花长3.3厘米,淡紫红色;萼钟状,深 5裂,裂片披针形;花冠漏斗状,先端5裂,裂片半椭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筒基部,不超出花筒外 ,花药棒形,花丝较花药短而光滑;雌蕊长2.7厘米,基部有蜜盘,花柱白色光滑,柱头略两叉,近 于头状,子房2室。花期夏秋。 生于山区阴地。分布我国东南至西南部。

【采收加工】

夏、秋采全草、根茎。

【性味归经】

甘淡,平。 《纲目拾遗》:"味甘淡。" 《浙江民间草药》:"味淡,性平。" 【归经】《纲目拾遗》:"入肺经血分。"

【功能主治】

止血,去瘀,清热解毒。治吐血,便血,外伤出血,扭伤,疖肿,咽喉肿痛。 《纲 目拾遗》:"根:治吐血,肠红下血,跌打损伤。" 《浙江民间草药》:"去瘀。治破伤风。"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止血。治外伤出血,扭伤,疖肿,下肢溃疡,腹水,肺结 核。" 江西《中草药学》:"止血,接骨。治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1~3钱(鲜根1~2两);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相关方剂】

治外伤出血:白接骨根茎或全草捣烂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创伤出血:白 接骨全草或根晒干,研末,加少许冰片,撒敷伤口。(江西《中草药学》) 断指再植:鲜白接骨全 草加食盐捣烂外敷,再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扭伤:白接骨根茎 、黄栀子、麦粉各等量,加食盐捣烂,包敷伤处。或白接骨根加蒴所根等量,捣烂外敷,每天换一 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上消化道出血:白接骨根茎或全草研末冲服。(江西《中草药学 》) 治疖肿,下肢溃疡:白接骨全草加适量白糖,捣烂外敷。 治肺结核:鲜白接骨根茎二两, 水煎服。 治腹水:鲜白接骨根一两,水煎服。 治糖尿病:白接骨全草一两,元宝草、马蹄金 、爵床各五钱。水煎服,连服十余剂。 治咽喉肿痛:白接骨根茎、野玄参各一两,用木器捣烂, 绞汁漱咽喉服,连服二至三次。(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