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频道 > 中药材库 > 白刺花
白刺花

白刺花

别名:白花刺(《贵州草药》),苦刺花(《文山中草药》)
《贵州草药》:"清热,凉血,解毒。治鼻血,便血。" 《文山中草药》:"清热 解毒,利湿消肿。治痢疾,膀胱炎,血尿,水肿。"
【别名】

白花刺(《贵州草药》),苦刺花(《文山中草药》)。

【来源】

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根。

【形态】

白刺花 矮小灌木,高1.2米左右。树皮灰褐色,多疣状突起;枝条棕色,近于无毛, 具锐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1~21枚,长倒卵形,长7~12毫米,宽4~7毫米,先端微凹, 有小刺尖,基部圆形,全缘,下面疏生平伏的白毛。总状花序着生于老枝顶;花疏生而下弯,约6~ 12朵,白色或蓝白色,有短花梗;萼小,杯形,5浅齿,紫蓝色;花冠长1.5厘米,旗瓣倒卵状至匙 形,龙骨瓣基部有钝耳。荚果长3~6厘米,粗约5毫米,串珠状,有长嘴,密生白色平伏长柔毛,节 3~5个。种子椭圆形。花期3~5月。 生于山坡路旁灌木丛中或草坡。分布云南、四川、贵州,陕西 、甘肃、河南、山西、河北等地。 本植物的叶(白刺花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

【性味归经】

《贵州草药》:"性平,味苦。" 《文山中草药》:"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贵州草药》:"清热,凉血,解毒。治鼻血,便血。" 《文山中草药》:"清热 解毒,利湿消肿。治痢疾,膀胱炎,血尿,水肿。"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相关方剂】

治便血:白花刺根、苦参各三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