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频道 > 中药材库 > 牦牛角
牦牛角

牦牛角

别名:
《纲目》:"治惊痫,热毒,诸血病。"
【来源】

为牛科动物牦牛的角。

【形态】

牦牛(《山海经》),又名:旄牛(《山海经》),?牛(《尔推》),毛犀(《广志》), 猫牛(《汉书》颜师古注),竹牛(《昨梦录》),毛牛(《水东日记》)。 体形大而粗壮,成年雄兽长 达3.6米,肩高可至1.6米,体重500公斤以上。肩部有凸起的隆肉。耳小。四肢短而粗。雄性角大 ,角基略扁,二角距离很大,角先直升,再向外,复向上弯曲,角尖又有向后弯的趋势。被毛暗褐 色,头和背部的毛短而光滑,体侧、颈、腹、胸、尾部均具长毛。吻部、鼻部稍呈白色。年老时, 头部的毛色较灰,背部带棕红色。尾下垂至踵部。家养的牦牛体形较小,毛色或有变化。繁殖期在 秋季,怀孕期8~9月。 野生者栖息于高山峻岭。能耐寒冷而畏热。常数十成群。分布青、藏高原。 本动物的乳油(酥)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归经】

《纲目》:"酸咸,凉,无毒。"

【功能主治】

《纲目》:"治惊痫,热毒,诸血病。"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0.5~1两。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