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频道 > 中药材库 > 水黾
水黾

水黾

别名:水马(《本草拾遗》),水爬虫(《纲目》),婆子(《东医宝鉴》
《纲目拾遗》:"治痔。"
【别名】

水马(《本草拾遗》),水爬虫(《纲目》),婆子(《东医宝鉴》

【来源】

为水黾科昆虫水黾的全虫。

【形态】

水黾 体形细长,黑褐色,长约1厘米。头部为三角形,稍长。复眼1对,位于两侧;单 眼退化;口吻稍长,分为3节,第2节最长;触角丝状,4节,突出于头的前方。前胸延长,背部黑褐 色,前翅革质,无膜质部;足3对,前足较短,中、后足很长,跗节2节。腹面灰色,体的下面被有 绢样的细毛。 栖于水上,能跳跃,捕食其他小虫。卵产于水草上。常以丝状物包蔽。

【产地】

分布于华北、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浙江、山东等地。

【性味归经】

《本草抬遗》:"有毒。"

【功能主治】

《纲目拾遗》:"治痔。"

【相关方剂】

治一切痔:婆子三十个,用三个纸包,每包十个,于背阴处悬挂阴干。每包作一服,研烂
,空心温酒调下,良久乃吃饭。三日连三服。久痔脓血者,二、三十服。(《东医宝鉴》水马散)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