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频道 > 中药材库 > 水黄杨木
水黄杨木

水黄杨木

别名:乌棒子(《贵州药植目录》)
《贵州草药》:"清热利湿,通淋。治黄疸肝炎,血尿。" 《贵州药植目录》:" 治哮喘。"
【别名】

乌棒子(《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

为远志科植物尾叶远志的根。

【形态】

尾叶远志 灌木,高约1米。叶互生,有短柄;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5~9.5厘米,宽 1.5~3厘米,先端尾状长尖,基部楔形,全缘,下面黄绿色。总状花序常数枚呈束状;萼片5,外轮 3枚卵圆形,边缘带紫红色,内轮2枚较大,花瓣状,黄色;花瓣3,中间1枚龙骨状,顶端有缨;雄 蕊8,花丝下部合生;子房2室。蒴果;种子2颗。 生于山沟、溪边阴湿处。分布西南和华南。

【化学成分】

根茎(连皮)含有黄酮甙、皂甙、酚性物质(鞣酸及其他酚化合物)、香豆酮、树脂类。 其中黄酮甙可能为主要的抗菌及平喘成分,而皂甙、鞣质具祛痰镇咳作用。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

【产地】

产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

【性味归经】

《贵州草药》:"甘,平。"

【功能主治】

《贵州草药》:"清热利湿,通淋。治黄疸肝炎,血尿。" 《贵州药植目录》:" 治哮喘。"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0.5~1两。治疗慢性气管炎 采用乌棒子、大血藤、淫羊藿,三者分别做成片剂同时服用。乌棒子 片系用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分别制成,简称水煮片和醇浸片。水煮片每片0.1克,相当于生药0.33两 ;醇浸片每片O.2克,相当于生药0.4两。大血藤、淫羊藿片皆由浸膏制成,每片0.5克,相当于生 药大血藤O.13两,淫羊藿0.06两。按不同剂型分为2组:第1组乌棒子水煮片。每日6~9片或15片, 大血藤9片,淫羊藿9片;第2组乌棒子醇浸片、大血藤及淫羊藿片各9片。均以10天为一疗程,或连 服20~30天。据二个疗程的疗效观察,第1组67例,近期控制19例,显效12例;第2组49例,近期控 制9例,显效10例。临床发现,乌棒子水煮片组疗效优于醇浸片组。上述乌棒子复方具有较好的止咳 、祛痰和一定的消炎作用,平喘作用较差。少数患者服用上方浓煎液(1:1)后,有胃区不适,恶心 ,腹痛,饱胀,口麻涩,皮肤瘙痒等反应,偶有头昏、心悸,于停药后很快消失。片剂特别是水煮 片的副作用较少。

【药理研究】

药理实验表明其25%煎剂在体外对几种呼吸道常见致病及非致病细菌皆有抑制作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