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频道 > 中药材库 > 水苋菜
水苋菜

水苋菜

别名:细叶水苋、浆果水苋
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热痢,水臌,淋病,痛经,痔疮,牙龈肿痛,痈肿疮毒 。 《草木便方》:"利湿,清热,消痈肿,解热毒,一切火毒。治汤火伤,淋病,痢疾,痔肿。" 《贵阳民间药草》:"治咳嗽,水服病。" 《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通便,消肿。治牙 龈肿痛,痈毒。"
【别名】

细叶水苋、浆果水苋

【来源】

为千屈菜科植物圆叶节节菜的全草。

【形态】

圆叶节节菜 一年生草本,下部伏地生根,常成丛。茎高5~30厘米,秃净,微带红色 。叶对生,无柄或具短柄,圆形、倒卵形至阔矩圆形,长5~10毫米,全缘。花极小,长不及2毫米 ,近无柄而单生于苞片内,为顶生、稠密的穗状花序,此花序1~3个,长1~4厘米;苞片(即花叶) 卵形或矩圆形,长约与花等;萼管钟形,裂齿4,三角形,短尖;花瓣4,倒卵形,淡紫红色,长约 为萼齿的2倍;雄蕊4;雌蕊1,子房球形而微扁,花柱短,紫色,柱头头状。蒴果椭圆形,长甚于宽 。花期4月。果期6~7月。 生长于水田中、池沼或极潮湿地方。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区。

【化学成分】

含酚类、氨基酸、黄酮甙。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

【产地】

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区。

【性味归经】

甘淡,凉。 《陆川本草》:"甘,寒。" 《南宁市药物志》:"淡,凉,无毒。" 《 四川中药志》:"味涩,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热痢,水臌,淋病,痛经,痔疮,牙龈肿痛,痈肿疮毒 。 《草木便方》:"利湿,清热,消痈肿,解热毒,一切火毒。治汤火伤,淋病,痢疾,痔肿。" 《贵阳民间药草》:"治咳嗽,水服病。" 《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通便,消肿。治牙 龈肿痛,痈毒。"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相关方剂】

治水撒病:水苋菜一两,石菖蒲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治火淋:水苋菜
,醪糟煎服。(《四川中药志》) 治乳痈:水苋菜、侧耳根、鲜薄荷。捣绒外敷。(《四川中药志
》) 治咳嗽:肉矮陀陀五钱煎水服。(《贵州草药》) 治水毒疮(手脚发热):肉矮陀陀煎水洗。
(《贵州草药》) 治月经不调,痛经:水豆瓣、茜草、益母草,煎汤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