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频道 > 中药材库 > 峨嵋耳蕨
峨嵋耳蕨

峨嵋耳蕨

别名:万年青(《峨嵋药植》),树林株(《中国药植志》)
《中国药植志》:"清热。水煎服,治胃热症。"
【别名】

万年青(《峨嵋药植》),树林株(《中国药植志》)。

【来源】

为鳞毛蕨科植物峨嵋耳蕨的全株。

【形态】

峨嵋耳蕨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而斜升,顶端密被棕色卵形小鳞片。叶簇生;柄长达 13厘米,稻秆色,坚实;叶倒披针形,长15~25厘米,宽4~7厘米,先端渐尖形,细密3回羽状复 叶,第1回小叶多数,密,互生,几无柄,披针形,长2~3厘米,近于基部者稍短,且带下向;第2 回小叶6~12对,卵状椭圆形,基部渐狭,循中肋延长;末回小叶2~3对,通常深2裂,裂片短线形 ,宽不及1毫米,先端锐尖,全缘,具一小脉,不达于顶,纸质,绿色,下面略具小鳞片;孢子囊群 小,圆形,每裂片1个,通常着生于叶脉之端,孢子囊群盖圆膜质,与裂片等宽,不久即脱落。 生 于高山。分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功能主治】

《中国药植志》:"清热。水煎服,治胃热症。"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