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频道 > 中药材库 > 小蒜
小蒜

小蒜

别名:茆蒜(伏侯《古今注,),卵蒜(崔豹《古今注》),蒜(《别录》
温中,下气,消谷,杀虫。治吐泻,心腹胀痛,疔肿毒疮,毒虫咬伤。 《别录》: "主霍乱,腹中不安,消谷,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 陶弘景:"主溪毒。" 《千金食治》:" 叶主心烦庙,解诸毒,小儿丹疹。" 《食疗本草》:"去诸虫毒,丁肿,毒疮。" 《随息居饮食 谱》:"下气,止痛,杀虫。"
【别名】

茆蒜(伏侯《古今注,),卵蒜(崔豹《古今注》),蒜(《别录》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小蒜的鳞茎。

【形态】

小蒜 多年生萆本。外形与大蒜相似而较小,与大蒜的显著不同之点:鳞茎细小如薤, 仅有1个鳞球,不如大蒜由多数鳞瓣合成。 野生。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采收加工】

夏、秋采挖,去净泥沙,晒干或阴干。

【性味归经】

辛,温。 《别录》:"辛,温,有小毒。" 陶弘景:"味辛,性热。入脾、胃二经。"

【功能主治】

温中,下气,消谷,杀虫。治吐泻,心腹胀痛,疔肿毒疮,毒虫咬伤。 《别录》: "主霍乱,腹中不安,消谷,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 陶弘景:"主溪毒。" 《千金食治》:" 叶主心烦庙,解诸毒,小儿丹疹。" 《食疗本草》:"去诸虫毒,丁肿,毒疮。" 《随息居饮食 谱》:"下气,止痛,杀虫。"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1.5~3钱(鲜者捣汁0.5~1两)。外用:煎洗或捣敷。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及日疾、口齿咽喉诸患忌服。 《日用本草》:"脚气风病人及时病后忌食之。" 《随患居饮食谱》:"发风损目,病后忌之。"

【相关方剂】

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小蒜一升,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之。(《补缺肘后方》) 治霍乱转筋,腹痛不止:小蒜一分,盐一分。烂捣,纳少许于脐中,上以 艾火灸五七壮。(《圣惠方》) 治伤寒及时气温病及头痛、壮热脉大,始得一日:小蒜一升,捣取 汁三合,顿服之。(《补缺肘后方》) 治心痛不可忍,十年五年者:小蒜,酽醋煮,顿服之,取饱 ,不用著盐。(《兵部手集》) 治卒阴痛如刺,汗出如雨:小蒜、韭根、杨柳根各一斤。上三味合 烧,以酒灌之,及热以气蒸之。(《千金方》) 治恶核肿结不肯散者:吴茱萸、小蒜等分,合捣敷 之。(《补缺肘后方》) 治蛇毒:捣小蒜,饮汁,以滓敷疮上。(《补缺肘后方》)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