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频道 > 中药材库 > 天青地白
天青地白

天青地白

别名:毛女儿菜(《质问本草》),清明草(《分类草药性》),细叶鼠曲
解表,清热,明目,利尿。治感冒,咳嗽,头痛,喉痛,目赤翳障,小便热闭,淋浊 ,白带,痈肿,疔疮。 《分类草药性》:"治咽喉火痛,白浊,崩带。和肝食能明目。" 《福 建民间草药》:"明目益肝,利尿解热。" 《广西中药志》:"治一切眼科内外障,金疮伤口。" 《四川中药志》:"治咳嗽痰多,风寒骨节疼痛。" 《湖南药物志》:"治百日咳,白带。" 《闽东本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治伤风感冒,头痛目赤,咳嗽。"
【别名】

毛女儿菜(《质问本草》),清明草(《分类草药性》),细叶鼠曲

【来源】

为菊科植物日本鼠曲草的全草。

【形态】

日本鼠曲草 多年生草本,花时高8~25厘米。茎纤细,多数,丛生,有白色绵毛。基 部叶呈莲座状,线状倒披针形,长2.5~10厘米,宽4~7毫米,先端钝,具尖头,基部窄细,全缘, 花后不落,上面绿色或稍有白色绵毛,下面有白色绒毛;茎部叶逐渐短小,线形,长2~2.5厘米, 宽2~4毫米。头状花序多数,簇生于顶端;苞片3列,暗棕色,外列苞片椭圆形,内列苞片狭长椭圆 形;全部为管状花,棕红色,长约3.5毫米;外围数列,雌性,花冠狭窄如线;中央数列为两性花, 花冠细长,先端5裂;雄蕊5,聚药,花药基部箭形;雌蕊1,柱头2裂。瘦果椭圆形,长约1毫米,有 细点;冠毛1列,纤细租糙。花期4~5月。 生于荒地、路旁、田边、林缘。分布华东、西南各地。

【采收加工】

花后采收,晒干。

【性味归经】

甘,凉。 《福建民间草药9:"甘,平,无毒。" 《四川中药志》:"甘淡,微寒,无 毒。" 《重庆草药》:"味涩,性微寒,无毒。入肝、小肠二经。" 《闽东本草》:"入肺、肝、脾三经。"

【功能主治】

解表,清热,明目,利尿。治感冒,咳嗽,头痛,喉痛,目赤翳障,小便热闭,淋浊 ,白带,痈肿,疔疮。 《分类草药性》:"治咽喉火痛,白浊,崩带。和肝食能明目。" 《福 建民间草药》:"明目益肝,利尿解热。" 《广西中药志》:"治一切眼科内外障,金疮伤口。" 《四川中药志》:"治咳嗽痰多,风寒骨节疼痛。" 《湖南药物志》:"治百日咳,白带。" 《闽东本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治伤风感冒,头痛目赤,咳嗽。"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鲜者1~3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相关方剂】

治伤风感冒,咳嗽气喘,肺痨久咳,目翳,口疮,疳积:天青地白,水煎服。(《湖南药 物志》) 预防中暑:细叶鼠曲草(鲜)一两。水煎当茶饮。(《福建中草药》) 治咽喉热结作痛; 天青地白(鲜)一至二两。加红糖、开水炖服。 治风火亦眼:天青地白(鲜)二至四两,冰糖一两。 加开水炖服。 治烦躁失眠:天青地白(鲜)二至四两。水煎服,每日二次。 治小便热闭不通: 天青地白二至四两。和第二次淘米水捣烂绞汁服。(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治火淋:天青 地白,煎水煮耢糟服。(《重庆草药》) 治小儿黄疸:天青地白(鲜)五钱至一两。洗净,捣烂绞汁 ,入冰糖少许,炖热温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治小儿惊风:天青地白(鲜)五至八钱。酌加 水煎,冲朱砂服。(《福建民间草药》) 治痈肿以及无名肿毒:天青地白和饭粒,捣烂敷患处。( 《泉州本草》) 治乳房红肿:天青地白,捣烂外敷。(《重庆草药》) 治疔疮红肿:天青地白( 鲜)一握。加红糖捣敷。(《福建民间草药》) 治蛇伤:天青地白(鲜)一握。调猪油捣敷。(《福建 民间草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