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中医医院

三甲 公立 综合医院
特色:

综合

中医心血管内科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中医心血管科是山东省重点专科。
  现有医护人员27人,医师11人,护士16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博士1人,硕士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青岛医学院兼职教授 3人,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3人。学科带头人吉中强教授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主任委员、第六届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现有床位29张,年门诊量14638人次,年收治病人602人次。
  科室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等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临床效果明显。
  1、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对冠心病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根据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血生化实验室检查、病理基础以及中医辨证,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治疗方案,内容包括西药常规治疗、重要辩证施治、中成药药制剂、穴位贴敷、耳穴压豆,健康教育处方等,临床观察效果明显好于单用西药组,而且生活质量改善明显,长期疗效更佳。
  2、整体治疗高血压病:开展高血压病整体疗法:(1)在常规西医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基础上,加服自制珍珠降压胶囊口服,有平肝潜阳,滋肾活血,降压之效;(2)加用中药膏药双涌泉穴贴敷,引火归元,引血下行;(3)中药浴足:活血汤洗剂,有活血化瘀,引血下行之效,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外治;(4)以肝、心、肾、交感等耳穴压豆外治方法;(5)在传统的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降压的单味药或中药提取物。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3、中药辨证治疗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律失常其病位在心,以虚实分证:分心阳虚、心气虚、心血虚、阴虚火旺、气滞血瘀、痰浊瘀阻、水饮凌心七型;以快慢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两类,快速性心律失常将其分为气血两虚型、阴虚火旺型、痰浊内阻型,瘀血阻脉型等四种,慢速性心律失常包括痰浊内阻、瘀血阻滞、心血不足、心阳衰微等四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加西医常规治疗,在临床当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该科承担青岛大学医学院和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目前在读硕、博研究生7人;承担青岛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山东高等中医药专科学校、力明学院等学校的本、专科临床实习教学任务。
科室在学科带头人吉中强教授的带领下,临床、科研、教学总体技术力量及学术水平均居省内领先。
获奖课题3项:
  1、《理气药对血栓前状态危险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获2003年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2003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200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2、《初筛几种治疗冠心病中药对鸡胚绒毛尿囊膜促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3、《新型呕吐模型制备及半夏对肿瘤放、化疗减毒增效作用研究》 获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研科研课题4项:
  1、2006年青岛市科技局课题《新血府逐瘀汤干预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血栓形成危险因子相关性的研究》
  2、2005年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血栓形成分子标志物与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相关性及活血行气中药干预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3、2006年青岛市卫生局课题《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参芦包和物制剂技术研究》
  4、2007年青岛市中医科技项目计划课题《热毒证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关系》
  出版著作2部,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2006年承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国家级),2007年承担“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学术研讨会”(国家级)。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