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公立 综合医院
特色:

综合

小儿外科

青岛医学院曾拥有国内最早的儿科系,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前身1900年德国初建胶澳督署医院即设小儿科,1958年组建小儿外科专业,由季海萍、黄婉芬医师负责,属普外组,设病床18张。1978年10月,小儿外科独立建科,由黄婉芬任主任,小儿外科作为儿科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学科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点,1995年成为省重点建设学科,1996年成为市重点和特色建设学科,1997年成立儿科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谷仁凯教授,副所长魏书珍教授和董蒨教授,现任所长董蒨教授,副所长李堂教授、杨传民教授。200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点,学科负责人和带头人为现任所长--小儿外科董蒨教授,小儿外科成为儿科学博士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九五”重点建设,在进一步确立研究方向、承担科研项目、教学及人才培养、学术队伍建设、疑难危重病处理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山东省东部小儿外科医疗、教学、科研的中心。
  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开放床位45张,本部院区30张、西部(黄岛)院区15张(涵盖小儿普外、肿瘤、新生儿、泌尿、骨科、心胸外科),在职医师29名,技师5名,年门诊量35000余人次,年手术量2000余例,由本部院区小儿外科病区、西部(黄岛)院区小儿外科病区、本部院区门诊、东部门诊、西部(黄岛)院区门诊、儿科研究所、儿科影像中心等多个科室部门协作组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小儿外科综合诊疗中心。
  小儿外科各专业目前共拥有正高级职称人员8名,副高级职称人员8名,具有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16人,50岁以下共25人,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7人,每年培养小儿外科硕士研究生3-6名,博士研究生2-3名,科室人员有8人在国家、省、市级专业学会担任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学术兼职,学术队伍中有14名医师曾在日本、美国、德国、韩国、以色列及北京、上海等地小儿外科诊疗中心进修或学习半年以上,每年接收省内外进修医师5-10名,目前还是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亚专科基地,每年培训小儿外科专科住院医师3-5名,学术队伍整体素质高,梯队结构合理。
  小儿外科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近年已完成或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6项,省部级、厅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总科研经费累计达600多万元;完成科研课题鉴定8项,均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主编或参编医学专著10 余部,其中主编《小儿肝胆外科学》、《小儿肿瘤外科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外专科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共100余篇,其中SCI、CA、BA、EM、MEDLINE收录30余篇;拥有实用新型专利10项;获得科技奖励共11项,包括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与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等科技奖励。目前, 小儿外科已与日本国立德岛大学外科、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小儿外科、以色列 Rambam医学中心小儿外科、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小儿外科建立密切的联系, 进行过人员互访交流。先后邀请韩国、日本等多名专家教授来我院小儿外科进行学术研讨、手术合作,、专题讲座等, 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学术往来, 使学科水平和医疗技术与国际接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