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医医院

三甲 公立 中医医院
特色:

中医

妇科

1958年起,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设有妇科门诊,名中医张业儒老先生主持门诊妇科诊疗工作。60年代,他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文革”时,妇科工作被迫停止。1972年,妇科诊室得以建立,张业儒老先生重返妇科工作,并发表了“乳头出血水病的初步观察和治疗”等论文,1976年编写了《妇科新编》。
  80年代初,成立了妇科门诊,张会贤到妇科门诊工作。1982年张会贤调往北京中日支谊医院,李维贤到门诊妇科工作。1982年王孝莹从牡丹江红旗医院调入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妇科门诊,李维贤任妇科主任。1984年成立了妇科研究室,主任为李维贤。1984年5月赵雪松调入妇科。1985年,李维贤承担的《五加正品的考证》获1985年度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乙级奖。李维贤、曹先兰、傅华亭、王孝莹等人的研究课题“‘更年女宝’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获1986年度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乙级奖。1986年5月,李维贤调至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王孝莹于1987年任妇科主任,门诊有王孝莹、于淼、王萍、赵雪松、杨秀堂5名医生。1988年杨秀堂调出,到门诊部任护士长。1989年王萍调团委工作,1990年赵雪松调中医文献室,先后有王萍、于淼、杨秀堂进入妇科工作。当年,妇科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成立了妇科检查室、计划生育手术室、加上诊室共计3个房间。同年,孙德本调入妇科,一年后调入疑难病科任主任。1989年8月妇科病房被撤消。
  到1993年成立了妇科病房,设床位8张。1991年7月刘桂兰由针灸研究所调入妇科,同年又被调到急症科工作,高家艾调入妇科。孟秀芝于1993年分配到妇科工作。1994年,王孝莹、李维贤、齐宝华、于淼等主持研究开发防治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新药“五加生化胶囊”(复元胶囊)获得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1995年完成了科研成果鉴定,此成果后转让给佳木斯辰光制药厂。1994年,“一种防治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中药及制造方法”获国家专利局专科发明奖。在王孝莹主任带领下,妇科研制出多种特色突出的协定处方药制成中药颗粒饮片,有“调经散”、“调经1号、2号”、“盆腔炎颗粒”、“安胎散”、“五加丹”、“消核散”、“妇科Ⅰ号”、“温经通管颗粒”及院内制剂“她痒宁”、“芪柏愈带胶囊”、“海珠消癖丸”、“复元胶囊”等,疗效好、服用方便并且价格低廉,深受患者欢迎。
  1998年,针对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药流后不全流产及出血等副作用,王孝莹主任研制开发了“清胚清宫饮”,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完全流产率,加速孕囊排出时间,缩短了药流后出血时间,减少了出血量。同年,在“国际首届遗传学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先天之本与胎孕择优相关”的观点,认为补肾可提高母体对胚胎的识别功能,提高母体对劣质胚胎的淘汰能力,增强母体对正常胚胎的摄护。
  1998年,刘桂兰被调回妇科工作。2002年10月任妇科副主任,妇科病房床位发展到20张。
  2003年8月在原门诊楼四楼经过改造,妇科与产科组成妇产科病区,病区共有床位16张,一个抢救间,妇科有8张;门诊经过装修改造,设有2个诊室、1个妇科检查室、1个计划生育手术室、1个妇科治疗室、1个妇科处置室,总面积达100多平方米。
  2004年,被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确定为 “中医重点专科”,开始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建设。
  2005年3月,“中医妇科学科”被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确定“中医重点学科”。
  2006年,王孝莹主任退休后继续出专家特诊,刘桂兰任妇产科主任。

(二)业务开展
  自科室成立以来科室规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中医医疗业务不断扩展,2004年被中医管理局确定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及省级重点学科,2004年被授予硕士学位授予权。近10年来,在学科带头人王孝莹和刘桂兰的带领下,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不断开辟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展新技术,使诊治量不断扩大,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研究颇有收获,多种疑难病治愈率显著提高,特别是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功血、闭经、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年期综合征、外阴白斑、乳腺增生症、不孕症、盆腔炎、盆腔炎性包块等疗效显著,吸引了众多的住院患者,门诊及病房慕名来诊者络绎不绝,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盛誉。

妇科专科特色疗法:

  1.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盆腔炎,盆腔炎性包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

  (1)中医辨证汤剂口服(清热解毒、化瘀软坚法;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法; 温经活血、消症通管法;活血利水法);(2)中医辨证汤剂浓缩灌肠;(3)中药伊人舒阴道上药后热敷射阴道及腹部导入及透入治疗;(4)阴道灌洗上药(多种药物——中药、西药);(5)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药散剂异痛消口服。

  2.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1)穴位封闭后妇科多功能治疗仪照射,常用药物维生素B1 、B 12 ,CO-A,利多卡因等;(2)中医辨证汤剂口服(主要采用滋补肺肾、养血祛风法及滋补肝肾、清热利湿法);(3)中医辨证汤剂薰洗坐浴;(4)中药软膏——止痒膏、白斑膏等外涂后光疗。

  3.综合治疗妊娠剧吐
  (1)特色无气味中药汤剂辨证口服;(2)中药芫荽汤薰疗;(3)中药山药粥粥疗;(4)特色针刺疗法,维生素B1穴位封闭等;(5)补液、止吐、支持(全胃肠外静脉营养)、对症、纠正离子紊乱等。

(三)人才培养
  妇科注重人才培养,学科带头人刘桂兰,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硕士学位,现继续学习深造,1997年——1999年曾在哈医大第三临床教学医院妇科进修学习一年半,2000年曾在哈医大一院参观学习,2004年至今参加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名中医经典理论培训班学习,均取得了极大的收获。每年组织全科人员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省中西医学会妇科学术会,东三省学术年会等。
  妇科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名,硕士4名,学科带头人1名,后备学科带头人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现在读硕士研究生2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医疗、科研梯队。

【科室简介】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省祖研)妇科为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省级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近些年来,该科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取得巨大突破,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取得了显著疗效,特别是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宫血、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年期综合征等有显著疗效。该院自主研发的十余种妇科用药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如:她痒宁洗液、芪柏愈带胶囊、生化复元胶囊、海珠消癖丸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成。临床表现为盆腔疼痛(包括痛经、非经期腹痛等)、月经失调、不孕、盆腔包块或结节等,且诸症呈进行性加剧趋势,是目前妇科常见病及疑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妇女尤其是育龄妇女的身体健康、生育功能和生活质量。

  据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妇科主任刘桂兰介绍,EM属于中医学的“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癥瘕”等范畴。刘主任总结多年来临床经验认为:中医药治疗EM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在不影响正常子宫内膜生理的情况下对EM进行辨证论治,具有理法方药灵活、疗效可靠、无副作用等优点,特别是补益类及活血化瘀类中药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具有双相性和多效性,并适合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

  该科室除中药内服外,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离子导入等特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并从心理、饮食、情绪、社会等诸多方面予以调节,配合中药敷贴、药灸、可缩短病程。

  子宫肌瘤发生多与雌激素的长期和过度刺激有关,发病率高达50%以上,西医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没有预防的办法;中医认为其形成主要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瘀结日久而成。经期、产后、人流术后,正气虚时,外感风寒,内食生冷,或工作、学习、生活压力较大,或肾阴阳互损等均可导致气血瘀滞。该病早期可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或经期乳胀、头痛、腰痛等。省中医研究院妇科专家认为该病以防为主,瘤体形成后,根据月经的不同时期,调和阴阳,调理气血,化瘀消癥。该院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中医认为卵巢囊肿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脏腑虚弱,气血劳损,七情太过,风冷寒湿内侵,经产余瘀阻滞,致肾阳不振,寒凝气滞,阴液散布失司,痰饮夹瘀,或痰饮夹气滞内留而成,阳气日衰,阴凝不化,日益长大。中药治疗以化痰散瘀结为主,佐以温阳、扶正,对于卵巢囊肿的早期治疗效果明显。

  据了解,在中国女性不孕症约占育龄妇女的4%-19%,多因卵巢功能障碍及输卵管不通所致,而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占女性不孕症的70%,是导致不孕症的最主要因素。

  省中医研究院妇科主任刘桂兰教授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将该病辨证分为寒凝血瘀、气滞血瘀、湿热瘀结证型,辨证给与消癥汤、四逆汤、香棱丸、甲竭散等多种特色中药口服,同时配合电脑数字化输卵管通液设备即不孕症诊断仪,进行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诊断,应用不孕症治疗仪盆腔中药透入治疗,操作方便,无痛苦,疗效显著。对输卵管已通畅的病人,应用不孕检测试纸测试有无LH峰及排卵,并进一步服中药以促进输卵管功能的恢复,应用优生试纸指导卵子最新鲜时刻受孕,不仅大大提高了受孕率,且可降低死胎、畸胎、流产等妊娠损失,优生优育,黄体期服用补肾、养精血、助孕汤剂促进孕卵着床、发育,并有良好的保胎作用,该综合疗法显著提高了受孕率,使众多不孕症妇女圆了母亲梦。

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其发病率较高,多发生于产后、剖宫产后、流产后、妇科手术后或急性盆腔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往往经久不愈,病情较为顽固,症状时重时轻,反复发作,可致不育,且增加宫外孕的风险。

省中医研究院妇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该院妇科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并结合现代先进治疗技术采用“3+1”特殊诊疗模式治疗盆腔炎疗效确切,总有效率达90%以上。“3+1”疗法即: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理疗治疗为主,视病情合理选用抗生素。

对于“3+1”疗法,省中医研究院南岗分院妇科主任张立然介绍,口服中药调理全身气血及脏腑功能,治病求本;保留灌肠直达病所,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抗菌消炎,松解粘连;微波理疗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加速炎症清除,并使炎症局限,同时血管通透性增加,使灌肠药物在局部蓄积量增多,作用加强,二者协同作用收到良好的疗效。该科在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同时,借鉴现代医学诊疗手段,合理应用抗生素,对病人实施个性化治疗,以求达到整体调节与因人施治相结合的全面治疗。

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2次怀孕在同一妊娠周发生自然流产的现象。这类患者往往经历多次的妊娠和多次流产,不但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痛苦,还可能导致家庭破裂,因此探寻其病因,寻找高效的治疗方法成为最关键一环。专家提醒,孕妇在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先兆流产症状时才开始保胎治疗,为时已晚。

省中医研究院妇科专家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提前疗法”特色治疗习惯性流产。该疗法在女性准备受孕以前即开始根据个人体质采用补肾、健脾、疏肝等中医特色疗法对女性机体进行调节,使阴阳调和、气血冲盛,为胚胎着床做准备,在受孕之初即开始保胎治疗,治愈率达90%以上。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