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靠谱的医学科普传播平台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患了隐睾还能正常生育吗?

发布时间:2020-09-08 22:40:01浏览 :
  如今不孕不育的夫妻越来越多,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其中男性不育占了很大的比例,男性不育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导致男性不育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引发男性不育的元凶之一——隐睾!
 
  什么是隐睾?
 
  1、隐睾是指睾丸未下降至阴囊,包括睾丸下降不全和睾丸异位。临床上绝大多数隐睾为睾丸下降不全。异位睾丸最常位于腹股沟浅表小窝内。80%的隐睾可被触及,20%不可被触及,大约20%不可触及睾丸是睾丸缺如,30%是睾丸萎缩。儿童可以回缩睾丸,通常只需要随访以证明睾丸处于正常状态而没有回缩即可。诊断双侧无睾症时,必须确认其男性染色体核型,有必要进行内分泌学评估,以助于判断单侧或双侧睾丸是否存在。
 
  2、临床上常将睾丸未下降至阴囊内称为隐睾。睾丸异位是睾丸离开正常下降途径、到达会阴部、股部、耻骨上、甚至对侧阴囊内。
 
  3、正常情况下,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在子官内发育的后期,睾丸自腹膜后腰部开始下降,于胎儿后期降入阴囊,如果在下降过程中受到阻碍,就会形成隐睾。研究结果显示,隐睾的发病率是0.7%-0.8%。发病率与胎儿的发育有直接的关系,
 
  约有3%新生儿有“隐睾”症状,早产儿高达30%。
 
  大多数患儿在出生数月内或一年左右内,在内分泌因素的作用下降入阴囊,到1岁时隐睾发病率为0.8%。一般可给予内科治疗,应用人绒毛膜促性激素使睾丸下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在患儿2岁以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
 
  隐睾症的表现及后果是什么?
 
  1、隐睾症的表现:
 
  (1)常见于婴幼儿,一般无明显隐睾症的症状。由于鞘状突未闭导致腹股沟疝,则可出现腹股沟可复性肿物。
 
  (2)患侧阴囊扁平,双侧隐睾症常伴有阴囊发育不全,阴囊内不能触到睾丸此为隐睾症的症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
 
  (3)部分患儿可在腹股沟处触及睾丸。
 
  (4)并发嵌顿疝、睾丸扭转时出现阴囊或腹股沟急性疼痛和肿胀等小儿阴囊急症的隐睾症的症状。
 
  2、隐睾症的后果:
 
  (1)产生心理障碍:阴囊里没有睾丸,外生殖器形态的变化,会使患者自卑,不愿去公共浴室洗澡,出现心理异常。
 
  (2)影响性功能:由于一侧睾丸仍能分泌性激素,所以并不影响夫妻性生活、当然要是两侧睾丸都没下降到阴囊里,睾丸发育受阻,性激素分泌不足,则可影响以后的性功能。
 
  (3)极易发生恶变:隐睾由于生长环境改变以及发育上的障碍,使睾丸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恶性肿瘤,其发生癌变的可能是正常睾丸的35倍。
 
  (4)容易发生损伤:由于睾丸隐在上方,位置浅表,稍有撞击或外伤,便容易发生损伤,产生疼痛。
 
  (5)导致男性不育:因为阴囊内温度要比37℃的体温低1.5-2℃,这个"低温"条件是睾丸产生精子所必需的。隐睾就不具备这种"低温"条件,生精功能受累,所以造成男性不育。
 
  隐睾症可以做手术吗?
 
  1、若隐睾患者血清中睾酮和促黄体生成素的水平较低,用HCG治疗后出现血清睾酮上升,则表明睾丸间质细胞对HCG反应敏感,睾丸下降机会最大。
 
  2、腔镜可以诊断腹股沟管和腹内高位隐睾,且精确性高。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隐睾症的诊断与治疗,其操作方法简单,时间短,可于探查,手术同时进行。腹腔镜检查过程通常需要在医院及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会在受检者的肚脐上切个小孔以便置入窥视镜和引进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用来扩张腹腔,开扩空间以方便医生操作,同时也使医生能仔细的观察及处理器官。
 
  3、新一代的腹腔镜疗法,是将微型管窥镜技术应用于隐睾探查及治疗中。腹腔镜的最大优点是不破坏腹股沟区解剖结构,不破坏提睾肌,且能准确定位找到睾丸或确诊无睾症,避免了盲目探查,还能最高位松解精索,使其无张力下降至阴囊底部固定,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伤口0.3-0.4cm,无疤痕,是目前治疗隐睾症的最优方案。

相关视频

更多>>
隐睾症如何治疗
隐睾症如何治疗
隐睾症如何治疗
副主任医师
隐睾症能生小孩吗
隐睾症能生小孩吗
隐睾症能生小孩吗
副主任医师
隐睾症的表现有哪些
隐睾症的表现有哪些
隐睾症的表现有哪些
副主任医师

相关语音

更多>>

隐睾是什么意思

万瑶

语音时长02:05''

万瑶主管药师 布谷医生科普团队

2023-10-22 08:48:53 收听(3130)

相关问答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