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良方

凉膈散化裁治疗热毒痢

发布时间:2024-01-27 10:31:32浏览 : 2449

鲁某,男,52岁,剑阁么店公社农民。初诊:1981年9月12日。自述近来收割稻谷繁忙,1日前突发腹痛,大、小便不畅。自服六一散后,小便虽获通畅,但病情加剧,下利脓血,恶寒喜温覆,虽和衣戴帽而卧并加厚被覆盖,仍寒战不止;胸腹灼热,手不可近。现症气粗似喘,呕恶时作,面红目赤,心如火焚,渴饮冷水,腹痛手不可触,下痢鲜血,里急后重。手足厥冷,躁扰不宁。脉象滑数,舌质干裂,苔黄燥生芒刺。病属疫毒深伏脏腑,上犯膻中,扰及神明。处以凉膈散化裁。

生大黄(另包,后下)10g 生栀子10g 连翘12g 黄芩12g 淡竹叶10g 牡丹皮10g 地锦草18g 薄荷(后下)6g 甘草5g 芒硝(另包,分次兑服)10g 牛黄(另包,分次兑服)3g

1剂。

二诊:便血及后重大减,气粗似喘,渴饮冷水及心烦狂躁均失。面目红赤,腹痛肢厥、寒战及胸腹灼热已除。思饮米粥,但仍呕恶时作。舌仍干裂,中部有黄燥苔。病系脏腑热毒未尽,津液伤损,仍本上方加减。

生大黄(另包,后下)6g 黄芩12g 黄连6g 北沙参18g 法夏6g 麦门冬10g 粳米30g 地锦草18g 生甘草5g

2剂。

三诊:呕恶及便血后重已止。口干欲饮,肛部微坠。脉细数,舌质微红、舌苔黄燥。再用益胃生津、清解余热之法施治。

北沙参24g 麦门冬12g 花粉18g 玉竹10g 怀山药12g 知母10g 炒谷芽12g 地锦草18g 生甘草5g

2剂。

四诊:服后诸症俱宁,惟感身疲乏力,嘱以绿豆粥调养半月而康复。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