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靠谱的医学科普传播平台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三叉神经疼

发布时间:2022-06-08 14:52:49浏览 :

三叉神经疼已经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了,它可以分为原发性的和继发性的,三叉神经疼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中是很常见的,而且男性患者的比例高于女性,患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疼痛,对于这一疾病也许很多人不怎么了解,患病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下面我们看看三叉神经疼 的一些特点。

三叉神经疼最突出的特点当然就是疼痛了,是那种突发性的疼痛,是一阵一阵的,患者会出现面部肌肉抽搐的现象,这一疾病出现后及时的治疗是重要的,积极治疗避免疼痛现象的加重。

1.疼痛的性质 突发性的阵痛,表现为面部,口腔及下颌部位的某一点,突然发生剧烈性的闪电式短暂的抽痛,犹如刀割样,火烧样,针刺样或电击撕裂样痛,多在谈话,进餐或洗脸时发生,每次历经数秒或数十秒至1~2min,疼痛立即向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区域的范围扩散,疼痛常达到如此剧烈,以至于病人要停止谈话,停止饮食,停止行走,以双手掩住面部,严重者咬牙,用力揉搓面部,并且躲避开谈话的人,颜面发红,咀嚼肌和面肌痉挛,故称单面肌痛性肌痉挛现象或称痛性抽搐,疼痛可骤然消失,在2次发作期间完全无痛,如同正常人。

在患者发病初期,疼痛发作次数较少,常在受凉感冒后出现,间歇期长达数月或几年,自行停止自愈的病例很少,以后发作逐渐频繁,疼痛加重,病程可几年或数十年不一,严重者发作日夜不分,每天可达几十次,甚至数百次,不能进食喝水,体质消瘦,患者终日处于疼痛难耐状态,表情沮丧痛苦,乃至失去生活信心而轻生,有些患者早期,呈季节性发作,疼痛在每年的春天或秋天的一定时间,呈周期性发作,而且每次发作持续时间1~3个月不等,然后无任何原因的自然消失,直到下一年的同一季节开始发作。

2.疼痛部位 疼痛发作仅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多为单侧,右侧较多,双侧少见,后者也常从一侧开始,而后累及对侧,且两侧疼痛发作区不一定对称,以一侧为主,发病初期,可先集中某一支分布区,长时间不变,多在一侧的第2支或第3支或第2,3支两支内的区域,而后可逐渐扩散到其他支,但不扩散越过中线而至对侧,如第1支的疼痛在上睑和前额,第2支的疼痛在上唇,齿龈及颊部,亦有硬腭疼痛者,第3支的疼痛在下唇,齿龈及下颌部,涉及到舌部痛较少,偶见双侧性的各自发作。

3.触发点(扳机点) 50%以上患者,在颜面部某一区域内有特别的皮肤敏感区,有轻微的触动,面部肌肉的牵拉及震动便可引起发作,这样敏感的区域范围局限,集中在一点或两点,称之为“触发点”或“扳机点”,一个病人可有数个触发点,部位常见于患侧上下唇,口角,鼻翼,颊部或齿龈等,凡是刺激和牵动此点便引起发作,从此点开始,立即放射到其他部位,面部刺激包括谈话,唱歌,进食,洗脸,剃须,刷牙及风吹等。

4.其他症状 由于疼痛并面部肌肉痉挛性抽搐,口角可向患侧歪,发病初期,面部,眼结合膜充血发红,流泪,流涕等,发病后期,可能出现结合膜发炎,口腔炎等,有的病人在疼痛发作时,用手掌握住面颊并用力地搓揉,以期缓解疼痛,久而久之使患侧面部皮肤变粗糙,增厚,眉毛稀少甚至脱落。

5.神经系统体征 神经系统查体,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除有部分病人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之外,均无阳性体征发现,少数病人,发病后期,多因采用过酒精封闭及射频治疗后,患侧疼痛区域内感觉减退,以致部分麻木,对于这种情况应作详细神经系统查体,以除外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疼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保健方面一定要特别的注意,多了解一些食疗的方法,特别是要重视维生素b和钙的补充,要及时的去治疗,有的患者病情变的很严重,出现抑郁自杀的现象,到时候就很可怕了,因此病情最轻的时候一定要积极治疗,做好护理。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
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原因有哪些?
主任医师
三叉神经痛怎么治疗
三叉神经痛怎么治疗
三叉神经痛怎么治疗
主任医师
有被误诊的三叉神经痛吗
有被误诊的三叉神经痛吗
有被误诊的三叉神经痛吗
副主任医师
三叉神经痛做手术危险吗
三叉神经痛做手术危险吗
三叉神经痛做手术危险吗
副主任医师

相关语音

更多>>

李红冬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2024-01-11 10:42:22 收听(3052)

三叉神经痛吃什么药

万瑶

语音时长01:55''

万瑶主管药师 布谷医生科普团队

2023-08-25 14:39:19 收听(4166)

相关问答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